时间: 2025-05-01 05:1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9:32
失寐:字面意思是指无法入睡或睡眠不足。基本含义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状态,即在应该睡眠的时间内无法进入睡眠状态或睡眠质量极差。
失寐一词源于汉语,由“失”和“寐”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寐”指的是睡眠,而“失”表示失去或无法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用来描述无法入睡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失寐常常与心理压力、忧虑和身体健康问题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失寐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失寐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如焦虑、烦躁和无力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的夜晚、无尽的思绪和疲惫的身体。
个人经历中,失寐可能发生在面临重要考试或重大决策时,那种夜不能寐的感觉让人深刻体会到压力的沉重。
在诗歌中,失寐可以被用来表达深层的情感:
夜深人静,星光稀疏,
我失寐于这无尽的思绪,
心中的忧虑如潮水般涌来,
无法平息,无法逃避。
失寐可能让人联想到昏暗的房间、微弱的灯光和寂静的夜晚。听觉上,可能是钟表的滴答声或窗外的风声,这些声音在失眠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在英语中,失寐可以对应为“insomnia”,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词汇,如法语的“insomnie”和西班牙语的“insomnio”。这些词汇都指代无法入睡或睡眠不足的状态。
失寐作为一个描述睡眠障碍的词汇,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健康问题,也折射出社会压力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失寐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状态。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寐】
(形声。本义:睡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寐,卧也。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 、 《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 、 《国语·晋语》-归寝不寐。 、 《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 《资治通鉴·唐纪》-门卒方熟寐。 、 宋·范仲淹《渔家傲》-人不寐。 、 明·魏禧《大铁椎传》-子灿寐而醒。 、 《聊斋志异·狼三则》-乃悟前狼假寐。
【组词】
夜不能寐;梦寐(睡梦)以求;寐息(睡眠;卧息、 寐寤、 寐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