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0:17
假寐:字面意思是指假装睡觉,即在实际上并未真正入睡的状态下,表现出睡眠的样子。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某人为了逃避某些事情或者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装睡的行为。
假寐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组合“假”和“寐”分别表示“假装”和“睡觉”,合起来即表示假装睡觉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假寐可能被视为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因为它涉及欺骗。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假寐也可能被视为一种策略。
假寐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逃避、欺骗和不安。它可能引发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不诚实和逃避现实的行为。
在个人经历中,假寐可能发生在童年时期,当孩子们不想参与某些活动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假装睡觉。
在诗歌中,假寐可以被用来象征逃避现实或内心的不安:
夜深人静时,我假寐在梦的边缘, 逃避现实的沉重,寻找心灵的慰藉。
假寐可能让人联想到安静的房间,柔和的灯光,以及轻微的呼吸声,营造出一种假装入睡的氛围。
在英语中,“假寐”可以对应为“pretend to sleep”或“feign sleep”,其使用情况和含义与中文中的“假寐”相似。
假寐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行为,还反映了人类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1.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2.
【寐】
(形声。本义:睡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寐,卧也。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 、 《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 、 《国语·晋语》-归寝不寐。 、 《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 《资治通鉴·唐纪》-门卒方熟寐。 、 宋·范仲淹《渔家傲》-人不寐。 、 明·魏禧《大铁椎传》-子灿寐而醒。 、 《聊斋志异·狼三则》-乃悟前狼假寐。
【组词】
夜不能寐;梦寐(睡梦)以求;寐息(睡眠;卧息、 寐寤、 寐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