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6:57
孤老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无子女或亲人照顾的老年人,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独自生活。字面意思是指孤独的老人,强调了老年人的孤独状态和缺乏家庭支持的现实。
在文学作品中,“孤老”常被用来描绘一种凄凉、无助的老年生活状态,引发读者对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同情和思考。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被用来描述一个老人的生活状态,有时带有同情或关心的意味。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老年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讨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和福利政策。
“孤老”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孤”(孤独)和“老”(老年)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就已经存在,用来描述那些无子女或亲人照顾的老年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孤老”这个词在社会中往往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引发人们对老年人福利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关注。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孤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提到“孤老”,我往往会联想到孤独、无助和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形象。这种联想引发了我对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同情和关注,也促使我思考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这些老年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志愿者项目,定期访问和帮助社区中的孤老。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孤老的孤独和无助,也让我意识到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孤老”:
孤老独坐黄昏里,
岁月无声染白发。
心中期盼亲人至,
窗外寒风独自哀。
提到“孤老”,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老人孤独地坐在窗前,望着外面的世界,背景音乐可能是柔和而略带忧伤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沉思的氛围。
在英语中,“孤老”可以对应为“lonely elderly”或“elderly without family support”。不同文化对老年人的态度和照顾方式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存在对孤老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通过对“孤老”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老年人的孤独和无助,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关注和尊重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并思考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他们。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老】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引证】
《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 、 《礼记·曲礼》-七十以上曰老。 、 《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 、 《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 、 《管子·海王》注-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 、 《后汉书》-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组词】
老钝、 老家人、 老院子、 老丹青、 老行、 老姐、 老杜、 老羸、 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