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1:46
孤舟:字面意思是指单独的一只船。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一艘船只独自在水中航行,没有其他船只相伴,常用来形容孤独、寂寞或漂泊无依的情境。
“孤舟”一词由“孤”和“舟”两个字组成。“孤”字古汉语中表示单独、孤独,“舟”字则指船。在古代文学中,“孤舟”常被用来形容孤独的旅人或漂泊者,这种用法一直延续至今。
在**传统文化中,“孤舟”常与隐士、漂泊者或孤独的旅人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孤独、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在诗词中,它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由和孤独的向往。
“孤舟”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孤独、凄凉和无助。它让人联想到广阔的水面、寂静的夜晚和独自面对自然的人。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看到一艘孤舟在湖面上漂浮,那种孤独和宁静的感觉至今难忘。
诗歌: 孤舟一叶渡寒江, 夜幕低垂月影长。 独钓清风心自远, 天涯何处是归乡。
视觉:想象一艘小船在宁静的湖面上漂浮,四周是广阔的水面和远处的山峦。 听觉:可以联想到水波轻轻拍打船舷的声音,或是远处传来的鸟鸣。
在英语中,“孤舟”可以对应为“solitary boat”或“lonely boat”,但在英语文学中,类似的意象可能更多地用“lonely ship”或“solitary vessel”来表达。
“孤舟”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场景,还承载了人们对孤独、自由和坚韧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 、 《方言九》-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 、 《考工记·总目》-作舟以行水。 、 《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舟以行川谷。 、 《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 《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宋·苏轼《石钟山记》-舟人大恐。(舟人,船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舟人指点。
【组词】
舟人、 舟次、 舟牧、 舟师、 舟航、 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