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1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17:04
并行不悖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两条道路并行,但不会相互冲突或矛盾。基本含义是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同时进行,互不干扰,各自遵循自己的规律或原则,且不会产生冲突。
该成语出自《礼记·中庸》:“道并行而不相悖。”原指道德和行为可以并行而不相互违背,后来泛指各种事物可以同时进行而不冲突。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与平衡,因此“并行不悖”体现了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强调多元化和包容性。
这个词汇给人以和谐、平衡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和谐共存的景象。
在团队工作中,我经常看到不同背景和技能的成员如何并行不悖地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星辰与月光并行不悖,在夜空中绘出和谐的图画。”
想象两条河流并行流淌,互不干扰,这种景象给人以宁静和和谐的视觉感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e and let live”,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相似的共存理念。
“并行不悖”是一个富有哲理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但风雅之事,又怎么能够和卫道的精神~呢?
1.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悖】
(形声。从心,孛(bèi)声。本义:违反,违背)。
同本义。
【引证】
《荀子·正名》。注:“违也。”-悖其所辞。 、 《礼记·月令》。注:“犹逆也。”-毋悖于时。 、 《韩非子·定法》-故新相反,前后相悖。
【组词】
悖言、 悖暴、 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