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0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01:53
春冰虎尾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春天的冰和*的尾巴。这个成语比喻处境非常危险,如同走在春天的冰上或接近**的尾巴,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比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用以形容各种危险或紧张的情境。
在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和危险,而春天的冰则象征着脆弱和不稳定。因此,这个成语在**文化中被用来强调处境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和担忧,因为它描绘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境。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那些在危险边缘徘徊的时刻,或者那些需要极度小心和谨慎的情况。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需要谨慎处理的情况,比如在工作中面对高风险决策时,或者在个人生活中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冰之上,步履维艰,
虎尾之侧,心惊胆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alking on thin ice" 或 "treading on eggshells",都用来形容处于危险或敏感的情境中。
春冰虎尾 这个成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比喻,用来形容任何高风险或紧张的情境。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传达出危险和不确定性的感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延光等深言邪蒿~之戒,欲惊悟上意。
1.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
2.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3.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4. 【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