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5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57:36
词汇“元象”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或者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我将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元象”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原始的图像”或“基本的象征”。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能指代某种基本的、原始的或根本的象征或图像。
在文学中,“元象”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故事或作品中的核心象征或主题。在哲学或**领域,它可能指代某种根本的、普遍的象征或概念。在科学或技术领域,它可能与基本的图像处理或数据表示有关。
由于“元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元”(表示原始、根本)和“象”(表示图像、象征)组合而成的复合词。
在某些文化或中,特定的图像或象征可能被视为“元象”,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例如,在中,莲花可能被视为一种元象,代表着纯洁和觉悟。
“元象”这个词可能给人带来一种深邃、神秘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基本的、根本的象征或图像。它可能激发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和探索。
由于“元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然而,在阅读某些哲学或**文本时,可能会遇到类似的观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元象”来表达深层的象征意义:
在时间的河流中,
元象如星辰般闪烁,
揭示着宇宙的秘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抽象的图像,代表着某种基本的、原始的象征。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段神秘、深邃的音乐,来表达“元象”所带来的感觉。
在不同文化中,“元象”可能对应不同的象征或图像。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一种元象,而在东方文化中,太极图可能具有类似的地位。
“元象”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思考基本象征和图像的框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和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