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9:58
词汇“斯事体大”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该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斯事体大”字面意思是“这件事关系重大”,其中“斯”指代“这”,“事”指“事情”,“体”指“关系”,“大”指“重大”。整个成语强调某件事情的重要性或影响力非同小可。
“斯事体大”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从专门描述国家大事扩展到日常生活和各种专业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和谐,因此“斯事体大”常用来提醒人们重视那些影响广泛的事务。
使用“斯事体大”时,往往伴随着一种庄重和严肃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需要慎重对待的场合。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做出重要决策的情况,我可能会用“斯事体大”来提醒自己或他人要慎重考虑。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将“斯事体大”融入情节中,强调某个转折点或关键时刻的重要性。
想象一个庄重的会议室,人们严肃地讨论着某个议题,背景音乐低沉而庄重,这样的场景与“斯事体大”的氛围相契合。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is is a matter of great importa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义相似。
“斯事体大”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强调了事情的重要性,还体现了对事物的尊重和慎重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武王克殷,至周公相成王,始制礼乐。~,不可速成。
1.
【斯】
(会意。从斤,其声。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义:劈;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斯,析也。 、 《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 《书·酒诰》。郑注:“析也。”-有斯明享。 、 《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厮(斯)舆之卒。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3. 【体】 亲近的,贴心的。 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
4.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