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7:35
词汇“斮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斮趾”字面意思是指砍断脚趾。在古代,这是一种刑罚,用于惩罚犯人。
由于“斮趾”是一个古雅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但在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可能会出现。例如,描述古代刑罚制度或历史**时可能会提及。
“斮”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砍、斩的意思,“趾”指脚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刑罚在现代社会已被废除,因此这个词汇也逐渐淡出日常语言使用。
在古代社会,刑罚制度严酷,斮趾作为一种刑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观念。随着人权观念的发展,这种残酷的刑罚已被现代社会所摒弃。
提到“斮趾”,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古代刑罚的残酷性和人权问题的思考,带来一种沉重和反思的情感。
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生活中几乎不使用,个人应用的机会非常有限。但在学*历史或文学时,可能会遇到并需要理解其含义。
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斮趾”来描绘古代刑罚的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真实感。
想象一个古代刑场,犯人被斮趾的场景,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铁链声、犯人的惨叫声,以及刑场的阴森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刑罚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执行方式,但都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惩罚。
“斮趾”作为一个古雅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法律和刑罚制度,对于理解历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1.
【斮】
斩;砍。
【引证】
《说文》-斮,斩也。从斤,昔声。衺斩曰斫,正斩曰斮。 、 《尔雅》-鱼曰斮之。 、 扬雄《羽猎赋》-斮巨狿。 、 《书·泰誓下》-斮朝涉之胫。 、 《水经注·济水》-纣乃于此斮胫而视体也。 、 《公羊传·成公二年》-郤克曰:“欺三军者,其法奈何?”曰:“法斮。”于是斮逢丑父。
【组词】
斮涉、 斮趾、 斮胫
击;打。
【引证】
2.
【趾】
(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
同本义。
【引证】
《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 《易·贲卦》-贲其趾。 、 《易·噬嗑卦》-屦校灭趾。 、 《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 、 《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 、 左思《吴都赋》。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足趾之所不蹈。
【组词】
趾股、 趾踵、 趾踵相接、 趾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