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5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52:50
斫雕为朴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雕刻精美的物品削减至朴素无华的状态。这个成语比喻去除繁琐复杂的部分,回归简单本质。它强调的是从复杂到简单的转变,追求内在的真实和本质。
在文学作品中,斫雕为朴 常用来形容人物性格的转变,如从浮华到朴实,或者在描述艺术作品时,强调其从繁复到简洁的美学转变。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设计、艺术评论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评价作品是否达到了简约而不简单的境界。
斫雕为朴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工艺美学观念,强调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自然和真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普遍的美学追求。
在文化中,斫雕为朴** 与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儒家的“中庸之道”有一定的关联,都强调适度和谐,反对过度装饰和浮华。在现代社会,这个概念也被用来倡导简约生活和环保理念。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满足。它让我联想到自然界中的简单美,如山川河流的原始风貌,以及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后回归内心的平静。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设计师朋友,他始终坚持斫雕为朴的设计理念,他的作品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深意和美感,这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实际应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斫雕为朴,返璞归真, 简约之中,见天地心。”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自然风光的画作,没有过多的人工痕迹,只有大自然的原始美。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一些简约风格的音乐作品,如极简主义音乐,它们通过重复和简单的旋律传达深刻的情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与“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相提并论,都是强调简约和本质的重要性。
斫雕为朴 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美学原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教会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寻找简单和真实,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让我更加注重内容的本质和表达的简洁性。
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
解而更手,~,自非可以奉粢盛,修黻冕习礼乐之容,缮甲兵之备,此外众费一皆禁绝。
1.
【斫】
(形声。从斤,石声。斤,斧属。本义:斧刃)。
同本义。
【引证】
《墨子》-斧以金为斫。
2.
【雕】
(形声。从隹(zhuī),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
同本义。
【引证】
《书·太古誓》-流之为雕。 、 《史记·李将军列传》-是必射雕者也。 、 《山海经·南山经》-其状如雕而有角。 、 唐·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组词】
雕悍、 雕鸷、 雕鹗、 金雕;海雕;坐山雕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朴】
(形声。从木,菐声。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朴,木素也。 、 《书·梓材》。马注:“未成器也。”-既勤朴斫。 、 《老子》-朴散则为器。 、 《论衡·量知》-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