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4:52
“全清”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声音的清晰度,特别是在语音学中。在汉语拼音中,“全清”指的是声带不振动,且没有气流摩擦的辅音,如“b”、“p”、“d”、“t”、“g”、“k”等。
“全清”一词源自语音学的研究,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广泛接受并用于描述特定的语音特征。
在汉语文化中,清晰的发音被视为语言表达的重要部分,因此“全清”这一概念在语言教学和语音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全清”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晰、干脆的声音,给人以正面、专业的印象。
在学习和教授汉语拼音时,我经常需要解释“全清”和“全浊”辅音的区别,帮助学生正确发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话语如全清的音符,清晰而坚定,穿越了岁月的迷雾。”
想象一个播音员清晰地发出全清辅音的声音,画面中他的口型清晰,声音干净利落。
在英语中,类似的语音学概念是“voiceless”(无声的),如“p”、“t”、“k”等,与汉语的“全清”辅音相对应。
“全清”是一个专业且精确的词汇,对于理解和教授语音学知识至关重要。在我的语言学习和教学中,它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声音的特性。
1.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2.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