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5:05
公允(gōng yǔn)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地对待事物或人。在法律、金融、商业等领域,公允价值(Fair Value)是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公平交易中,自愿的买卖双方在知情、谨慎且无强制的情况下,对某项资产或负债所愿意支付的价格。
公允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公”(公共、公正)和“允”(允许、认可)组成,强调在公共领域中的公正认可。在古代汉语中,公允的概念已经存在,但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商业和法律领域,其含义和应用更加精确和具体。
在强调法治和公平正义的社会文化中,公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在商业交易和法律判决中,公允原则是确保社会秩序和信任的基石。
公允一词给人以正直、诚信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公正无私的形象。在个人表达中,使用公允可以增强论述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评价他人的行为还是处理个人事务,保持公允的态度都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信誉的关键。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公正的天平上,
公允是那不变的砝码,
衡量着世间的善恶,
守护着真理的殿堂。
公允可以联想到天平的形象,象征着平衡和公正。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法庭上的宣判声,庄严而公正。
在英语中,Fair 和 Equitable 可以对应公允的概念,但Fair Value在金融领域有特定的含义,与公允价值的概念相近。
公允是一个在多个领域都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精确性,也反映了社会对公正和公平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公允这一概念,对于提升沟通的有效性和说服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允】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以”(呂)字,下为“儿”(人)字。以是任用,用人不贰就是“允”。本义:诚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允,信也。 、 《尔雅》-允,信也;允,诚也。 、 《易·晋》-众允。 、 《书·尧典》-允恭克让。 、 《诗·商颂·长发》-允也天子。 、 《方言》-命汝作纳言,风夜出纳联命,惟允。
【组词】
允元、 允直、 允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