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3:45
“浮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浮浅而散漫,缺乏深度和条理。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不够稳重,或者作品的内容不够深刻、结构松散。
“浮漫”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浮”和“漫”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浮”有表面、不深入的意思,“漫”则有散漫、无序的含义。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浮漫”这个词汇,用来形容内容或行为的浅*和无序。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稳重、深刻和有条理的表达方式。因此,“浮漫”往往被视为一种负面的评价,尤其是在教育和学术领域。
“浮漫”这个词给人一种轻浮、不严肃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不成熟、不负责任的行为,或者是不够专业和认真的态度。
在学*和工作中,我经常遇到需要批判性阅读和分析的材料。有时候,我会发现某些文章或报告的内容过于浮漫,这时我会尝试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或者提出改进的建议。
在创作诗歌时,我可以使用“浮漫”这个词来描绘一个场景或人物的特点,例如:
他的思绪如浮漫的云,
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uperficial”和“disorganized”,它们分别对应“浮”和“漫”的含义。然而,“浮漫”作为一个整体词汇,在英语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
通过对“浮漫”这个词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浮漫”可以帮助我更精确地表达对内容或行为的评价,同时也提醒我在自己的表达中避免浮漫,追求深刻和条理。
1.
【浮】
(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浮,氾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浮。 、 《广雅》-浮,漂也。浮游也。 、 《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 、 《书·禹贡》-浮于济漯。 、 《楚辞·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 、 《文选·桦·海赋》-浮天无岸。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2.
【漫】
(形声。从水,曼声。本义:水过满向外流)。
同本义。
【引证】
《三国志·吴主传》-诸山崩,鸿水溢。 、 《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 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组词】
漫溢、 漫口、 水漫金山;漫溃、 漫泄、 漫流、 漫然、 漫滋、 漫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