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9:01
词汇“养种”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或者在某些特定领域中使用。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养种”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培育种子或品种,即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技术来培养和改良植物的种子或动物的品种。
在农业领域,“养种”可能指的是通过选择、杂交等方法来培育新的作物品种,以提高产量、抗病性或其他特性。在动物养殖中,可能指的是通过选育来改良动物的品种,以提高其生产性能。
由于“养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养”(培养、照料)和“种”(种子、品种)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描述培育和改良品种的过程。
在农业社会中,养种工作对于提高农作物和畜牧业的生产效率至关重要。它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体现。
提到“养种”,可能会联想到辛勤的农业工作者、肥沃的土地和丰收的景象。它传递出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以及对科技进步的期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养种”这个词汇,但它与我们的食物来源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了解养种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加珍惜食物,并对农业科技有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将“养种”比喻为生命的孕育和成长:
在肥沃的土壤中,
养种悄然发芽,
历经风雨,终成硕果,
生命的奇迹,在此绽放。
想象一片广阔的田野,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这样的场景可能会伴随着自然的声音,如鸟鸣、风声和流水声,形成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培育和改良品种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breeding”或“cultivation”,它们也用于描述动植物品种的改良过程。
“养种”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科技的应用。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提高生活质量中的作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专业术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并增进对特定领域的理解。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种】
(形声。从禾,中(重)声。本义:播种;散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种,先种后熟也。 、 《诗·大雅·閟宫》-黍稷种稑。 、 《周礼·内宰》-而生种稑之种。 、 《诗·大雅·生民》-种之黄茂,实方实苞。 、 《吕氏春秋·辩土》-慎其种,勿使数,亦无使疏。 、 《礼记·月令》-仲秋乃劝种麦。 、 《梦溪笔谈·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 、 《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
【组词】
种田;种子、 种惠、 种祸、 种福、 种祉、 种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