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0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05:45
词汇“养稚”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养”通常指抚养、培养或照料,而“稚”则指幼小、不成熟的状态。因此,“养稚”可以理解为抚养或培养幼小、不成熟的事物或人。
由于“养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对儿童或初学者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情景。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养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养”和“稚”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养稚”可能被用来强调对年幼或初学者的关怀和培养,特别是在教育、体育或艺术等领域。
“养稚”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耐心、关怀和责任感,因为它涉及到对幼小或不成熟事物的照料和培养。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教育孩子或培养新手的过程中使用到“养稚”的概念,强调耐心和细心的重要性。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养稚”来描绘一个充满爱心和耐心的教育者形象,如:“他用无尽的耐心和爱心,养稚着每一颗渴望知识的心灵。”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老师或教练在细心指导年幼的学生或队员,展现出“养稚”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温柔的指导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
由于“养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但具体的词汇和用法会有所不同。
“养稚”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强调了对幼小或不成熟事物的关怀和培养,体现了耐心和责任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特定的情感和场景。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稚】
(形声。从禾,隹(zhuī)声。本义:晚植的谷类。引申为幼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穉,作稚。-稺,幼禾也。 、 《韩诗传》-稚,幼稼也。 、 《尚书》。注:“晚熟曰稚。”-考灵曜百谷稚熟。
【组词】
稚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