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0:28
大旱云霓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大旱时的云霓”。其中,“大旱”指的是严重的干旱,“云霓”则是指彩虹。这个成语比喻在极度困难或绝望的情况下出现的希望或转机。
在文学作品中,大旱云霓 常用来形容在绝境中出现的希望,如在战争、灾难或个人生活中的困境。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未来好转的期待。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环境科学,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气候变化或自然灾害时,可能会提及。
同义词:绝处逢生、柳暗花明、转危为安 反义词:雪上加霜、火上浇油、屋漏偏逢连夜雨
大旱云霓 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大东》:“大旱云霓,民之望也。”原意是指在大旱之时,人们渴望看到云霓(彩虹),因为这预示着雨水的到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了比喻在极度困难中出现的希望。
在文化中,大旱云霓** 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对希望的渴望。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大旱云霓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希望和振奋。它让人联想到在绝望中寻找出路,以及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项目失败后感到极度沮丧,但随后得到了一个新的机会,这就像是大旱云霓,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沙漠的尽头, 大旱云霓显现, 希望的彩虹, 跨越绝望的天边。
大旱云霓 可以联想到干旱的土地上空出现的彩虹,或者是希望之光的画面。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雨滴落在干旱土地上的声音,或者是希望之歌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ilver lining”,意指在不幸或困难中出现的积极方面或希望。
大旱云霓 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传递了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的积极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下泉蓍黍思王泽,~企说霖。
战国时期,齐国出兵讨伐燕国取得胜利后久久不撤军,其他诸侯商议要联合出兵援燕。齐宣王向孟子请教,孟子说:“当年商汤率仁义之师讨伐夏桀,百姓盼望商军就像大旱望云霓一样迫切。选择诸侯担心你将来会像对待燕国那样去对待他们。”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旱】
(形声。从日,干声。本义:久不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旱,不雨也。 、 《诗·大雅·云汉》-旱既大甚,蕴隆虫虫。 、 《谷梁传·僖公十一年》-不得雨曰旱。 、 《墨子·七患》-二谷不收谓之旱。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三千里之旱。 、
【组词】
旱涝、 旱云、 旱亢、 旱苗得雨
3.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4.
【霓】
(形声。从雨,兒(ní)声。本义:副虹)。
同本义,即虹的外环。大气中有时跟虹同时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比形成虹时多了一次,彩带排列的顺序和虹相反,红色在内,紫色在外。
【引证】
《说文》。按,雨与日相薄而成光,有雌雄,鲜者为雄虹。暗者为雌霓。-霓,屈虹青赤或白色阴气也。 、 《列子·无端》-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 、 柳宗元《笼鹰词》-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岗。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