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8:09
效法: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模仿或学某人的行为、态度或方法,以期达到类似的效果或成就。它强调的是对优秀或成功案例的学和借鉴。
在文学中,效法常用于描述人物对英雄或榜样的追随,如“他效法古代的圣贤,努力修身齐家”。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行为的模仿,如“孩子们效法大人的一举一动”。在专业领域,效法可能指学*先进的技术或管理方法,如“公司决定效法国际上的最佳实践”。
同义词:模仿、学*、借鉴、追随 反义词:创新、独创、原创
同义词中,“模仿”强调的是直接复制,而“效法”更侧重于有意识的学*和提高。反义词中,“创新”与“效法”形成对比,强调的是新思路和新方法的开发。
效法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效”和“法”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它常用于政治和道德教育中,指学*先贤的行为和法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扩大到各个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效法*是一种推崇的学态度,强调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在现代社会,它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商业领域,鼓励人们学*成功案例,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效法这个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学和进步。它鼓励人们通过学和模仿来提升自己,是一种正面的社会行为。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效法一位优秀的同事,学*他的工作方法和时间管理技巧,这帮助我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效法: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效法那勇敢的航海者, 扬帆远航,探索未知的领域。”
效法可以联想到书籍、教室和学*场景,视觉上可能是书架上排列整齐的书籍,听觉上可能是教室里学生们认真听讲的安静氛围。
在英语中,效法可以对应为“emulate”或“follow the example of”,虽然意思相近,但“emulate”更强调的是通过竞争来超越被模仿的对象。
效法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提供了丰富的内涵,而且在实际生活中指导我们如何通过学和模仿来提升自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效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传达学*和进步的意愿。
1.
【效】
(形声。从攴(pū),交声。“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 、 《史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
【组词】
效力;效绩、 效玺、 效己、 效芹
2.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