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5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55:22
休止: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停止活动或动作,通常用于描述音乐中的停顿或日常生活中的休息状态。在音乐中,“休止”特指音符之间的无声间隔,而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指任何形式的暂停或休息。
“休止”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休”意为停止或休息,“止”意为停止。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其基本含义,并在不同领域中发展出特定的用法。
在**文化中,“休止”与“休息”和“养生”紧密相关,强调在忙碌的生活中适时休息的重要性。在西方音乐理论中,休止符的使用同样被视为音乐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休止”给人以平静、放松的情感反应,联想至宁静的夜晚或深邃的思考时刻。它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平衡和宁静。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提醒自己在忙碌的工作后进行适当的休止,无论是短暂的午睡还是静心的阅读,都是为了更好地恢复精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休止”:
夜幕低垂,星辰休止了它们的舞蹈, 我在窗前,心灵休止于这宁静的宇宙。
在英语中,“休止”可以对应为“rest”或“pause”,在音乐中则对应为“rest note”。不同文化中对休息和停顿的重视程度和表达方式各有特色。
“休止”不仅是音乐中的一个技术术语,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醒我们在忙碌和喧嚣中寻找片刻的宁静,对于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休止”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添语言的韵律和深度。
1.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
2.
【止】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 、 《仪礼·士昏礼》。注:“足也。”-北止。 、 《易·噬嗑》-屦校灭止。 、 《汉书·五行志》-举止高。 、 《汉书·食货志》-四之日举止。 、 《汉书·刑法志》-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停住,中断进程。
【引证】
《广韵》-止,停也,息也。 、 《吕氏春秋·下贤》。注:“止,休也。”-亦可以止矣。 、 《韩诗外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羽飞乃止。 、 《资治通鉴·唐纪》-雪止。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絮絮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