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7:25
词汇“休时”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休”和“时”组合而成的,但在标准汉语中并没有固定的词义。为了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从这两个字的含义出发,探讨可能的组合意义。
结合起来,“休时”可能指的是休息的时间,或者特定的休息时刻。
由于“休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来表达特定的休息时刻或休息的意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语境或方言中。
由于“休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显。它可能是由“休”和“时”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表达特定的休息时刻。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因此“休时”这样的概念可能会被更多人关注和讨论。
“休时”可能让人联想到放松、宁静和恢复活力的时刻,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期待周末或假期的“休时”,以便从日常的忙碌中恢复过来。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休时”来表达对宁静时刻的向往:
在喧嚣的城市中,我寻找一片休时,
让心灵得以安宁,让思绪自由飞翔。
“休时”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画面,如夕阳下的海滩,或是轻柔的音乐,如钢琴曲。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休时”的词汇,但会有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leisure time”或“rest period”。
“休时”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反映了人们对休息和放松时刻的重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1.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
2.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