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1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7:46
削减:动词,意味着减少或去除一部分,通常用于描述减少数量、规模、范围或程度的行为。
“削减”源自汉语,其字面意思是通过削或切来减少。在古代汉语中,“削”常指切割或削减,而“减”则指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合并成一个词,用来描述任何形式的减少。
在现代社会,“削减”常常与经济紧缩、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相关联。在政治和经济讨论中,这个词经常出现,反映了对资源分配和管理的关注。
“削减”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担忧、不安或失落,因为它通常与失去某些东西(如工作、资源或时间)相关。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被视为积极的行为,如通过削减不必要的开支来提高生活质量。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通过削减不必要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间,来提高工作效率和专注力。
在诗歌中,“削减”可以用来比喻生活的简化:
我削减了繁杂的思绪,
如同修剪过度的枝叶,
只留下清新的空气和明亮的阳光。
视觉上,“削减”可能让人联想到修剪树木或切割物体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与切割或修剪时发出的声音相关。
在英语中,“削减”可以对应为“cut down”或“reduce”,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这个词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
“削减”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和领域。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和有效地在不同情境下表达减少或去除的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表达方式和提高沟通效率至关重要。
1.
【削】
削弱,削减。
【引证】
《韩非子·五蠹》-辩智而鲁削。 、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兵挫地削。 、
徒峭。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崖侧削。
【组词】
削壁(徒削的山崖)——现专用于合成词中,如“剥削”、“削减”、“瘦削”义同“削(xiāo)”
2.
【减】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减,渻也。 、 《广雅》-减,少也。 、 《管子·宙合》-减,尽也。 、 《韩诗·巧言》。传:“少也。”-谮始既减。 、 《左传·文公十七年》-克减侯宣多。 、 《汉书·元帝纪》-太仆减谷食。 、 清·张廷玉《明史》-为减舆从。 、 清·方苞《狱中杂记》-增减要语。 、 清·洪亮吉《治平篇》-今昔而减。 、 清·袁枚《祭妹文》-减一分则喜。
【组词】
减算、 减膳、 减了口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