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1:3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1:35:09
“寻唐僧”这个词汇源自**古典名著《西游记》,其中唐僧是主角之一,是一位前往西天取经的高僧。字面意思是指寻找唐僧,但在现代语境中,它通常被用作比喻,意味着寻找某个重要或难以找到的目标。
在文学作品中,“寻唐僧”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艰难的寻宝或探险旅程。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寻找某个难以捉摸的人或物。在专业领域,如旅游或探险行业,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寻找特定地点或文化遗产的过程。
同义词:寻宝、探险、搜寻 反义词:放弃、忽略、忽视
“寻唐僧”直接来源于《西游记》中唐僧的角色和其取经的旅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用于各种语境,以形容任何艰难或复杂的寻找过程。
在**文化中,《西游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唐僧的形象深入人心。因此,“寻唐僧”这个词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常被用来形容那些需要极大毅力和智慧的任务。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冒险和挑战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人物形象,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态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用“寻唐僧”来形容我寻找理想工作的过程,那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旅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沙漠里,我如寻唐僧般,追寻那心中的绿洲。”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沙漠或丛林中人们艰难前行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西游记》中的经典音乐,唤起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比喻如“寻找圣杯”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含义,都代表了寻找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
“寻唐僧”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寻找行为,它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寻】
(会意。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引证】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尋,绎理也。 、 《方言一》-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 《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是寻是尺。 、 《大戴礼记·主言》-舒肘知寻。 、 《小尔雅》-度寻舒两肱也。 、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蹄间三寻。 、 《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 、 《国语·晋语》-无寻尺之禄。 、 《三国演义》-千寻铁锁沉江底。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深逾寻丈。
寻找。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寻向所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视其侧。 、 《后汉书·张衡传》-寻其方面。
【组词】
寻事、 寻门路不着、 寻瑕索瘢、 寻疵责人、 寻孔讨气、 寻宿儿
2.
【唐】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口,庚声。本义:大话)。
广大。
【引证】
扬雄《甘泉赋》-平原唐其坛曼兮。
【组词】
唐唐、 唐皇
3.
【僧】
(形声。从人,曾声。本义:和尚)。
同本义 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俗称“和尚”,梵语“僧伽(samgha)”的省称。
【引证】
韩愈《山石》-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组词】
僧行、 僧众、 僧录司、 僧雏、 僧寮、 僧居、 僧衲、 僧靿袜儿、 僧正、 僧官、 僧纲、 僧腊、 僧伽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