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3:52
“寻事”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寻找事情做,或者主动寻找问题、麻烦。它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某人故意挑起事端或找麻烦。
在不同的语境中,“寻事”的使用有所不同:
“寻事”这个词汇源自汉语,由“寻”和“事”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寻”有寻找的意思,“事”则指事情或事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寻事”逐渐演变为指寻找麻烦或挑起事端的行为。
在**文化中,“寻事”通常被视为不受欢迎的行为,因为它可能导致冲突和不和谐。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倾向于避免“寻事”,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寻事”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麻烦、冲突和不愉快。它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思维,使他们在面对可能的冲突时更加谨慎。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喜欢“寻事”,他们的行为往往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这种经历让我更加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尽量避免无谓的争执。
在诗歌中,可以将“寻事”融入到描述冲突和矛盾的场景中:
在寂静的夜里,
他寻事如影随形,
挑起无声的战火,
在心海中掀起波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一个人在人群中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麻烦。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或不安的音乐来增强这种“寻事”的氛围。
在英语中,“寻事”可以对应为“stirring up trouble”或“looking for trouble”。这些表达在英语文化中同样带有贬义,指故意挑起麻烦或冲突。
通过对“寻事”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含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行为的词汇,还反映了人们对和谐与冲突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寻】
(会意。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引证】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尋,绎理也。 、 《方言一》-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 《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是寻是尺。 、 《大戴礼记·主言》-舒肘知寻。 、 《小尔雅》-度寻舒两肱也。 、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蹄间三寻。 、 《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 、 《国语·晋语》-无寻尺之禄。 、 《三国演义》-千寻铁锁沉江底。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深逾寻丈。
寻找。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寻向所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视其侧。 、 《后汉书·张衡传》-寻其方面。
【组词】
寻事、 寻门路不着、 寻瑕索瘢、 寻疵责人、 寻孔讨气、 寻宿儿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