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5:13
词汇“[夭遂]”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分析:
“夭遂”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的残留。根据字面意思,“夭”通常指早逝或未成年而死,“遂”则有完成、达成的意思。结合起来,“夭遂”可能指的是未成年或未完成某事就去世。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文献中,可能会找到相关的使用例证,但在现代语境中几乎不使用。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在古文献中可能会有类似“幼子夭遂,令人痛心”这样的表达。
“夭遂”可能是古汉语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已不多见。
在古代社会,儿童的夭折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因此“夭遂”这样的词汇可能在当时的文献中较为常见。在现代社会,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儿童夭折的情况大大减少,因此该词汇的使用也相应减少。
提到“夭遂”,可能会引起人们对生命的脆弱、家庭的不幸以及对逝去生命的哀悼等情感反应。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创作中,可以将“夭遂”用于描述悲剧性的故事情节,如“他的梦想因一场意外而夭遂”。
结合图片,可能会联想到墓地、葬礼等场景;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悲伤的旋律。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die young”或“premature death”。
“夭遂”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人类对生命脆弱性的认识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
【夭】
(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大而屈其首,指事,申者,腰之直,夭者头之曲。-夭,屈也。 、 《论语》-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
【组词】
夭英
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引证】
《释名》-少壮而死曰夭。 、 《礼记·王制》-不殀夭。 、 《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 《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夭其稚枝。 、
【组词】
夭札、 夭死、 夭厉
2.
【遂】
(形声。从辵(chu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遂,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