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2:29
词汇“[夭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们无法从基本定义、语境分析、示例句子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由于缺乏具体的信息和使用实例,我们也无法探讨其同义词与反义词、词源与演变、文化与社会背景、情感与联想、个人应用、创造性使用、视觉与听觉联想以及跨文化比较等方面。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词汇的构成:尽管“夭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们可以分析其构成。例如,“夭”字通常与早逝、未成年死亡有关,而“采”字则与采集、色彩等含义相关。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但难以直接解释的含义。
可能的创造性使用:由于“夭采”不是一个已知的词汇,我们可以尝试创造性地使用它。例如,在文学创作中,可以赋予它一个特定的象征意义,如代表短暂而美丽的生命,或者某种转瞬即逝的情感体验。
反思与总结:对于这样一个不常见的词汇,我们可以反思语言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语言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不断被创造出来,以适应新的语境和表达需求。
总之,由于“夭采”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我们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然而,这也可以作为一个例子,展示语言的开放性和创造性,以及我们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需要具备的灵活性和创新思维。
1.
【夭】
(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大而屈其首,指事,申者,腰之直,夭者头之曲。-夭,屈也。 、 《论语》-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
【组词】
夭英
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引证】
《释名》-少壮而死曰夭。 、 《礼记·王制》-不殀夭。 、 《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 《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夭其稚枝。 、
【组词】
夭札、 夭死、 夭厉
2.
【采】
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引证】
《礼记·礼运》-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 、 《法言·重黎》。注:“食税也。”-西采雍梁。 、 《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