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2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5:32
卖方市场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卖方处于有利地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超过供应,导致卖方能够决定价格和交易条件的市场状况。这种情况下,买方通常缺乏议价能力,必须接受卖方提出的条件。
“卖方市场”一词源于经济学领域,用以描述市场供需关系的一种状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在某些社会背景下,卖方市场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社会不平等。例如,房地产市场的卖方市场可能导致房价过高,影响普通人的居住条件。
“卖方市场”通常带有一种紧张和竞争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稀缺性和高价格。在个人层面,可能会引发对经济不平等和社会压力的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卖方市场可能体现在购买热门商品或服务时的困难,如抢购限量版商品或预订热门旅游目的地。
在诗歌中,可以将“卖方市场”比喻为爱情中的追求者,描述一种渴望和竞争的情感状态。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排队抢购商品的人群,或者展示高房价的图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拍卖会上的竞价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seller's market”,德语中的“Verkäufermarkt”,都指代类似的概念,反映了全球经济活动的共性。
“卖方市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术语,用于描述市场供需关系的一种状态。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运作机制,并在个人和专业层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经济和商业词汇,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深度。
1.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3.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
4. 【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