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5:1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5:10:49
词汇“[夭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甚至在标准汉语词典中难以找到确切的定义。根据字面分析,“夭”通常与早逝、未成年而死有关,如“夭折”;而“饶”则常指宽恕、宽容或丰富、多余的意思,如“饶恕”、“富饶”。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夭饶”可能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更广泛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中寻找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
由于“夭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古文中的用法,或者是某个特定社群中的隐语。
考虑到“夭”和“饶”的含义,如果“夭饶”在某个语境中出现,它可能指的是对早逝者的宽恕或对其命运的哀悼。然而,这仅仅是基于单个字义的推测。
由于“夭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如果它在某个特定语境中使用,可能的句子可能是:“他的早逝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夭饶。”
由于“夭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难以确定其同义词和反义词。如果将其拆分为“夭”和“饶”,则“夭”的同义词可能是“早逝”,反义词可能是“长寿”;“饶”的同义词可能是“宽恕”,反义词可能是“严惩”。
由于“夭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非标准用法。
如果“夭饶”在某个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使用,它可能与该文化中对生命、死亡和宽恕的看法有关。
对于“夭饶”,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悲伤、哀悼和对命运的无奈。
由于“夭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非常有限,或者仅限于特定的社群或个人创作中。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夭饶”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来表达对早逝者的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结合图片或音乐,可以通过描绘早逝者的形象或播放哀伤的音乐来强化“夭饶”带来的情感联想。
由于“夭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
“夭饶”作为一个非标准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能非常有限,或者仅在特定的语境和社群中使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背景。然而,由于其非标准性,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应谨慎使用,以免造成误解。
1.
【夭】
(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大而屈其首,指事,申者,腰之直,夭者头之曲。-夭,屈也。 、 《论语》-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
【组词】
夭英
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引证】
《释名》-少壮而死曰夭。 、 《礼记·王制》-不殀夭。 、 《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 《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夭其稚枝。 、
【组词】
夭札、 夭死、 夭厉
2.
【饶】
(形声。从食,尧声。本义: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 ?-饶,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