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4:09
“如切如磋”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字面意思是像切割骨头、磋磨象牙一样精细加工。基本含义是指做事非常细致、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过程。
“如切如磋”源自《诗经》,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工艺和学问的尊重和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强调对细节的重视和追求完美的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如切如磋”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个人修养和做事的精细态度。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也被应用于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中。
这个成语给人以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的正面情感反应。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工匠精神、学者风范或是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描述某位老师对教学的认真态度时使用这个成语,或者在评价某件工艺品时强调其制作过程的精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切如磋,雕琢出人生的每一道痕迹。”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工匠在精细雕刻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打磨或切割时发出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eticulous”或“finely crafted”,但“如切如磋”更强调过程的精细和持续的努力。
“如切如磋”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细节的重视,也反映了追求卓越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能够准确传达对品质和精度的追求。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你们自幼就该互相砥砺,~,才能上进!
1.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2.
【切】
摩擦;接触。
【引证】
《广雅》-切,摩也。 、 《史记·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 、 《淮南子·原道》-可切循把握。
【组词】
切齿、 切磨、 切摩、 切循
一定要。
【引证】
《老残游记》-诸位切不可乱动。
【组词】
切照、 切须、 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 切戒、 切莫、 切须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磋】
(形声。从石,差声。本义:①失足跌倒。见《广韵》。②把骨、角制成器物)。
磨治象牙。泛指磨治器物。
【引证】
《广韵》-治象牙曰磋。 、 《尔雅》-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 《论衡·量知》-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 《诗·卫风·淇奥》-如切如磋。
【组词】
磋磨、 磋琢、 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