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4:10
烦恼贼: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比喻性的表达,用来形容那些给人带来烦恼的事物或人,就像贼一样偷偷地侵入并偷走人的平静和快乐。
在文学作品中,烦恼贼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不断干扰主人公内心平静的外在因素或内在情绪。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戏谑地描述那些总是带来麻烦的朋友或亲戚。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心理学的语境中,用来描述那些影响个人心理健康的负面因素。
同义词:麻烦制造者、烦恼源、困扰因素 反义词:快乐源、安慰者、心灵抚慰
由于烦恼贼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新兴的一个比喻表达,用以形象地描述烦恼的来源。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烦恼贼这样的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影响人们心理平衡的因素,反映了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烦恼贼这个词给人一种负面和压抑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偷偷摸摸、不易察觉但又极具破坏性的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烦恼贼来形容那些总是给我带来不必要麻烦的人或事,提醒自己要警惕这些可能破坏我内心平静的因素。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
烦恼贼,悄悄潜入夜的深处,
偷走了星光,留下了阴影。
烦恼贼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阴影和不安的音乐,如低沉的贝斯和不安的鼓点。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troublemaker”或“worry thief”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烦恼贼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那些影响我们心理健康的负面因素。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能够更生动地描述复杂的情感和经历。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恼】
(形声。从心,惱(nǎo)声。本义:恼恨;生气;发怒)。
同本义。
【引证】
唐·卢仝《寄男抱孙》-任汝恼弟示,任汝恼姨舅。 、 《西游记》-他呆子着了恼的人,张开嘴…被行者轻轻的提将出来。
【组词】
恼聒、 恼懆、 恼燥,恼躁、 恼悔、 恼闷、 恼烦、 恼懊
3.
【贼】
(会意。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 本义:残害;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贼,败也。 、 《荀子·修身》-害良为贼。 、 《诗·大雅·抑》-不僭不贼,鲜不为则。 、 《庄子·秋水》-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 、 《左传·文公十八年》。杜预注:“毁则,坏法也。”-毁则为贼。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下广汉廷尉狱,又坐贼杀不辜。
【组词】
贼毫、 贼伦、 贼仁、 贼蚀、 贼义、 贼害、 贼蠹、 贼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