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2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27:16
词汇“垂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情境出发。
“垂年”字面意思是指接近或临近年末,或者指人的晚年、暮年。其中,“垂”字有接近、临近的含义,“年”则指时间或年龄。
由于“垂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出现,用以形容时间的流逝或人物的衰老。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垂年”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垂”和“年”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过程。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有使用,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极低。
在**传统文化中,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晚年有着深刻的感慨和描绘,因此“垂年”这样的词汇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表达这种情感。
“垂年”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哀愁和感慨,因为它涉及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由于“垂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垂年”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垂年之际,岁月如梭,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垂年”可能让人联想到夕阳、老树、静谧的村庄等视觉形象,以及悠扬而略带哀愁的音乐。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垂年”的词汇,但会有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late years”或“declining years”。
“垂年”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词汇,它能够很好地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晚年。虽然它在日常语言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创作中,它能够增添一种深沉和哀愁的氛围。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