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5:51
“烦恼身”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搭配,它可能是由两个字“烦恼”和“身”组合而成的一个表达。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被烦恼所困扰的身体”或“身体上的烦恼”。在这里,“烦恼”指的是心理上的困扰或不安,而“身”则指身体或个人。
由于“烦恼身”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心理压力或情绪问题而感到身体上的不适。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组来形容自己因为某些事情而感到身心疲惫。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健康领域,这个词组可能被用来描述心理问题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由于“烦恼身”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由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一个表达,用以描述一种身心状态。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因此,“烦恼身”这样的表达可能会在讨论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的语境中出现。
这个词组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疲惫、压力和不安。它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如何缓解压力和改善身心状态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感到压力大或情绪低落,他可能会用“烦恼身”来形容自己的状态,以此来寻求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烦恼身”作为一个形象的比喻,用来描述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的身心状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疲惫的人坐在角落里,面容憔悴;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慢节奏、低沉的音乐来表达“烦恼身”所带来的情感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烦恼身”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描述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来实现。
“烦恼身”这个词组虽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它能够形象地描述一种身心状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对心理健康日益重视的背景下。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状态,促进沟通和理解。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恼】
(形声。从心,惱(nǎo)声。本义:恼恨;生气;发怒)。
同本义。
【引证】
唐·卢仝《寄男抱孙》-任汝恼弟示,任汝恼姨舅。 、 《西游记》-他呆子着了恼的人,张开嘴…被行者轻轻的提将出来。
【组词】
恼聒、 恼懆、 恼燥,恼躁、 恼悔、 恼闷、 恼烦、 恼懊
3.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