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5:01
词汇“师友祭酒”是一个较为古典和专业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语境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师友祭酒”字面意思是指在古代学府或学术团体中,负责主持祭祀仪式的**或学者。其中,“师友”指的是老师和学友,“祭酒”则是指在祭祀活动中担任主持或领导角色的人。
“祭酒”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原指在祭祀活动中负责敬酒的人,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主持祭祀仪式的负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历史文献和学术讨论中。
在**古代,祭祀活动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活动,师友祭酒的角色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学术和礼仪的重视。这个职位通常由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知识和道德的尊重。
提到“师友祭酒”,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学府的庄重氛围、学者的风范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古典美和学术的庄严感。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讨论中。例如,在撰写关于古代教育的论文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学府的诗歌时,可以这样使用:
古木参天书院深,
师友祭酒诵经文。
青衫学子齐声和,
传承千载文化心。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身着古代学者的服饰,手持酒杯,在古朴的书院中主持祭祀仪式,周围是穿着青衫的学子们,齐声诵读经典。这样的场景可能会伴随着古琴的悠扬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职位可能包括**领袖、学术导师等,但具体的称谓和职责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古希腊,可能会有类似“祭司”或“智者”的角色。
“师友祭酒”这个词汇虽然已经不再常用,但它承载了*古代文化和教育的重要信息。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学术和礼仪传统,以及这些传统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这个词汇的使用场合有限,但它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库,增加了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2.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
3. 【祭】 姓。
4.
【酒】
(会意。从水,从酉(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 《礼记·曲礼》-酒曰清酌。 、 《礼记·乐记》-酒食者,所以令欢也。 、 《礼记·射义》-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 、 《汉书·食货志》-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 、 《论语·子罕》-不为酒困。
【组词】
酒肆、 酒水、 酒生、 酒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