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3:26
印材:这个词通常指的是用于印刷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纸张、油墨、版材(如金属版、木版、塑料版等)、印刷辅助材料(如清洗剂、润版液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印材也可以指任何用于制作印章的材料,如石材、木材、金属等。
印材这个词源于中文,直接由“印”和“材”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印刷”或“印章”和“材料”。在古代,印章是重要的身份和权力象征,因此印材的选择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在**文化中,印章(印)具有悠久的历史,常用于官方文件、书画作品和个人身份验证。因此,印材的选择和使用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等级和文化传统。
印材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传统、工艺和专业性。对于从事印刷或设计工作的人来说,选择合适的印材是确保作品质量的关键。
在个人生活中,印材可能出现在定制个人印章或参与手工印刷工作坊的场景中。例如,选择一块优质的石材来制作个人印章,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也是一种个人身份的象征。
在诗歌中,可以将印材比喻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如:
石印沉默,岁月在其上刻痕,
每一笔,都是历史的低语。
印材可能让人联想到印刷机的声音、油墨的气味和纸张的质感。视觉上,可以想象一系列不同材质的印章或印刷品,展示其多样性和美感。
在不同文化中,印章和印刷材料的使用和意义各不相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印章可能更多用于公证和法律文件,而在东方文化中,印章还具有艺术和身份象征的意义。
印材这个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和特定文化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印材的多样性和其在印刷、艺术和文化中的作用,有助于深化对这一词汇的理解和应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专业词汇可以增强沟通的准确性和深度。
1.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 、 蔡邕《独断》-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 《苍颉篇》-印,验也。 、 《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玺谓之印。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每字为一印。 、 、 、
【组词】
印务、 印券、 印佩、 印牌、 印囊、 印曹
2.
【材】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材,木梃也。 、 《周礼·太宰》-五曰材贡。 、 《国语·晋语》。注:“横木也。”-驾而乘材。 、 《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无所取材。 、 《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 《楚辞·九章·怀沙》-材朴委积兮。 、 宋·沈括《梦溪笔谈》-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组词】
木材;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