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0:01
词汇“印手”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印手”字面意思是指留下手印或手迹的动作或结果。它可以指实际的手印,如在犯罪现场发现的指纹,也可以比喻性地指某人的影响或痕迹。
“印手”这个词由“印”和“手”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印”通常指印章或印记,而“手”指手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留下手印的动作或结果。
在中国文化中,手印有时与法律文件或合同相关联,表示个人的同意或确认。在犯罪学中,手印和指纹是重要的证据。
“印手”可能让人联想到责任、确认和证据。在积极的语境中,它可能代表某人的成就和影响;在消极的语境中,它可能与犯罪或错误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在签署文件或合同
1.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 、 蔡邕《独断》-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 《苍颉篇》-印,验也。 、 《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玺谓之印。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每字为一印。 、 、 、
【组词】
印务、 印券、 印佩、 印牌、 印囊、 印曹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