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9:38
卓文君:卓文君是古代著名的女性人物,生活在西汉时期,是蜀郡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市)人,卓王孙的女儿。她以才情和美貌著称,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成为文学和民间传说中的经典形象。
在文学作品中,卓文君常被描绘为才女和忠贞的爱情象征。在口语中,她的名字可能被用来形容女性的才情或对爱情的执着。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历史学,卓文君的故事是研究古代社会风俗和女性地位的重要案例。
同义词:才女、佳人、贤妻良母 反义词:无(由于卓文君是一个特定历史人物,通常不与其他词汇形成直接的反义关系)
卓文君的名字源自她的家族和个人的历史背景。在古代文献中,她的故事被多次记载和改编,逐渐成为**文化中的一个符号。
卓文君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对女性才情和忠贞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限制。
卓文君的形象往往让人联想到古典美和深情,她的故事激发了对忠贞爱情的向往和对才女的敬仰。
在日常生活中,提到卓文君可能会让人想起那些才华横溢、对爱情忠贞的女性形象,或者是在文学作品中对她的描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卓文君的琴声,穿越千年,依旧在月光下回响,诉说着不朽的爱恋。”
卓文君的形象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仕女图,或者是古筝的悠扬声音,这些都是与她相关的视觉和听觉元素。
卓文君的故事在**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符号或故事。
卓文君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和文化符号,不仅丰富了*文学和艺术,也提供了对古代社会和女性角色的深刻洞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文化符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度。
1.
【卓】
(卓的古字。形声。匕形早声。“匕”表示“人”。本义:超然独立;高明;高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卓,高也。 、 《续汉书·五行志》-十日卜为卓。 、 《论语》-如有所立,卓尔。 、 《论衡》-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 、 《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汉·扬雄《法言》-不胶者卓矣。
【组词】
卓荦不羁、 卓尔独行、 卓夺、 卓殊、 卓逸
2.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3.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引证】
《说文》-君,尊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 、 《春秋繁露》-君也者,掌令者也。 、 《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 、 《书·吕刑》-君帝清问下民。 、 《诗·大雅·皇矣》-克长克君。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十余君。 、 《三国志·诸葛亮传》-思得明君。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忧其君。 、 清·周容《芋老人传》-身名君宠。
【组词】
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 君伐、 君位、 君长、 君体、 君德、 君侯、 君公、 君父、 君子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