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2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9:46
词汇“倚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古风的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倚藉”进行分析:
“倚藉”的字面意思是依靠、依赖。其中,“倚”表示依靠,“藉”表示凭借或依赖。结合起来,“倚藉”强调的是一种依赖或依靠的状态或行为。
“倚藉”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中的“倚”和“藉”。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字常常连用,表示依靠或依赖的意思。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的词汇如“依靠”和“依赖”逐渐取代了“倚藉”。
在传统文化中,“倚藉”可能带有一种对权威或传统的依赖意味,而在现代社会,更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主。
“倚藉”给人一种稳重和依赖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需要支持和帮助的情境。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描述对家人、朋友或某种信仰的依赖时使用“倚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倚藉”来表达对自然或历史的依赖和敬畏:
山川倚藉着古老的传说,
岁月在石碑上刻下深深的痕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依靠在一棵大树上,表现出一种依赖和安心的状态。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柔和的旋律,营造出一种依赖和温暖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表达“倚藉”的意思,如英语中的“rely on”或“depend on”。
“倚藉”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和历史感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能够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在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演变和文化内涵。
1.
【倚】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倚,依也。 、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 《史记·刺客列传》-倚柱而笑。 、 《韩非子·内储说下》-倚于郎门。 、 《韩非子·解老》-故曰:“祸兮福之所倚。 、 唐·柳宗元《三戒》-荡倚冲冒。 、 、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倚望、 倚身、 倚门
2.
【藉】
(形声,从艸,籍声。本义:作衬垫的东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藉之为言席也。-藉,祭藉也。 、 《仪礼·士虞礼》-藉用苇席。 、 《列子·黄帝》-藉乃燔林。 、 《周礼·大行人》-缫藉九寸。 、 《易·大过》-藉用白茅,无咎。 、 《礼记·曲礼》-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