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7:24
“倚财仗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依赖自己的财富和权势来行事。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或社会地位来欺压他人、做不公平或不正当事情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倚财仗势”常常用来描绘反面角色或批判社会不公。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或**。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权力和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倚财仗势”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倚”(依赖)、“财”(财富)、“仗”(依靠)、“势”(权势)四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就有类似的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仁义”和“公平”,因此“倚财仗势”这样的行为是被批判的。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被用来批评那些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欺压他人的行为。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平、霸道和自私。它可能会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平等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因为自己的财富或地位而表现出傲慢和不公,这时“倚财仗势”这个词汇就能很好地描述这种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世间多少事,皆因财势起。倚财仗势者,终将自食其果。”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傲慢的人站在一堆金钱或权杖旁边,周围的人显得卑微。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嘲讽或批评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buse one's power and wealth”或“use one's wealth and influence to bully others”。
“倚财仗势”这个词汇在描述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时非常有用,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1.
【倚】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倚,依也。 、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 《史记·刺客列传》-倚柱而笑。 、 《韩非子·内储说下》-倚于郎门。 、 《韩非子·解老》-故曰:“祸兮福之所倚。 、 唐·柳宗元《三戒》-荡倚冲冒。 、 、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倚望、 倚身、 倚门
2.
【财】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引证】
《说文》-财,人所宝也。 、 《广雅》-财,货也。 、 《周礼·太宰》。注:“泉谷也。”-以九赋敛财贿。 、 《周礼·职方式》。注:“帛谷货贿也。”-与其财用。 、 《礼记·坊记》。注:“币帛也。”-先财而后礼。 、 《礼记·聘义》。注:“谓璧琮享币也。”-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 、 《六书故》-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 、 《周礼·天官·宰夫》-乘其财用之出入。 、 《韩非子·说难》-暮而果大亡其财。 、 贾谊《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组词】
资财、 生财;地财;浮财;洋财;邪财
3.
【仗】
(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仗剑从之。 、 《史记·刺客列传》-独行仗剑至韩。
【组词】
仗斧、 仗节、 仗策
4.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