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8:13
“倚石”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依靠或倚靠在石头上。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依赖或支撑于石头之上,可能表示休息、支撑或稳定的状态。
在文学中,“倚石”常常用来描绘一种宁静或沉思的场景,如诗人在山间倚石而坐,沉思自然之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户外活动或自然场景时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地质学或建筑学中,“倚石”可能涉及到石头的结构支撑作用。
“倚石”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自古代汉语,其基本结构和含义在漫长的语言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文化中,石头常常被赋予稳定、坚固和永恒的象征意义。因此,“倚石”不仅仅是一种物理行为,也可能象征着寻求稳定或精神上的依靠。
“倚石”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放松。联想到了自然环境中的宁静时刻,如在山间或湖边休息的场景。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在一次徒步旅行中,找到一块大石头,倚石休息,那一刻的宁静和放松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倚石”:
山间清风拂面来,
倚石听泉心自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山间或海边倚石而坐的宁静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石头的声音,或是远处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aning against a rock”,但在文化和象征意义上可能没有中文中“倚石”那么丰富。
“倚石”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不仅仅描述了一种物理行为,也象征着寻求稳定和宁静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深度。
1.
【倚】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倚,依也。 、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 《史记·刺客列传》-倚柱而笑。 、 《韩非子·内储说下》-倚于郎门。 、 《韩非子·解老》-故曰:“祸兮福之所倚。 、 唐·柳宗元《三戒》-荡倚冲冒。 、 、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倚望、 倚身、 倚门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