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4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44:09
“总评”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对某事物或某一系列事物进行总体评价或评论。它通常用于学术、教育、媒体等领域,用来总结和评价一个项目、**、作品或个人的整体表现。
在文学中,“总评”可能出现在书评的结尾,对整本书的内容、风格和影响进行总结性评价。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在讨论会议、电影或课程后使用“总评”来概括大家的共同观点或感受。在专业领域,如教育评估或项目管理,“总评”用于提供对整个过程或成果的综合评价。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总结”更侧重于事实的归纳,“综评”则强调全面的评价,“总览”和“总论”则更多用于概述和理论性的总结。
“总评”一词由“总”和“评”两个字组成。“总”字有总体、全部的意思,“评”字则指评价、评论。这个词在汉语中使用已久,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使用范围和语境也在不断扩展。
在**文化中,“总评”常常与集体主义和综合思维相联系,强调从整体上把握和评价事物。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体现了对全面性和公正性的追求。
“总评”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威的评价、公正的判断和全面的视角。它可能带来一种期待和紧张感,因为总评往往是对之前所有努力的总结和评价。
在学生时代,我经常在学期末等待老师的“总评”,这不仅是对我学*成果的评价,也是对我整个学期努力的认可。
在诗歌中,可以将“总评”融入对季节变化的描述:“春去秋来,岁月如梭,总评四季,唯秋最深情。”
视觉上,“总评”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份正式的报告或评分表。听觉上,它可能与严肃的讨论或评价的声音相联系。
在英语中,“overall review”或“comprehensive evaluation”可以对应“总评”的概念,但每个文化对评价的方式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总评”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总结和评价,也促使我们从整体上思考和理解事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总评”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1.
【总】
(形声。从糸(mì),悤(cōng)声。糸是细丝,细丝常聚合成一束,故从糸。本义:聚束;系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总,聚束也。 、 《广雅》-总,结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诗·卫风·氓》-总角之宴。 、 《史记·孝景帝》-令徒隶衣七总布。 、 《汉书·王莽传》-总布二匹。 、 《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漱,栉、縦,笄、总。 、 《新唐书》-以麻总发。
【组词】
总发、 总角之好、 总丱
2.
【评】
(形声。从言,平声。本义:议论是非高下)。
同本义。
【引证】
《广雅》-评,议也。 、 《广韵》-评,评量。 、 《南史·钟嵘传》-嵘品古今诗为评,言其优劣。 、 《世说新语·品藻》-蔡伯喈评之曰。
【组词】
评决、 评泊、 评品、 评跋、 评断、 讲评、 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