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1 09:2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9:21:56
有意识: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具有意识或知觉的状态,即个体能够感知、思考和体验情感的能力。在心理学和哲学中,它通常指的是个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认知状态。
“有意识”这个词源于拉丁语“conscientia”,意为“共同的知识”,后来演变为指个体内部的认知和道德判断。在现代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conscious”。
在某些文化中,“有意识”可能与自我提升和精神觉醒相关联,如在瑜伽和冥想实践中,强调提高个人的意识水平。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自我控制和责任感,也可能引发对生命意义和存在的深层次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说“我今天有意识地选择了健康的食物”,以此来强调我们的选择是经过思考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晨曦的拥抱中,我有意识地呼吸,每一口空气都是新的开始。”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静静地坐着,闭着眼睛,似乎在沉思;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音乐,如冥想音乐,帮助人进入有意识的状态。
在不同的语言中,如西班牙语的“consciente”或法语的“conscient”,虽然词汇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相似,都指有意识的状态。
“有意识”是一个多面向的词汇,它不仅涉及个体的认知状态,还与道德判断、自我控制和精神觉醒有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有】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3.
【识】
旗帜 同: 帜
【引证】
《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引证】
《岭外代答》-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