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4:46
“有所为而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有所作为而去做某事”。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去行动,而不是盲目或无目的地行动。它通常用来描述那些有明确目标和动机的行为。
在文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绘主人公的决心和目标明确的行为,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为了追求林黛玉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可以被描述为“有所为而为”。
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有目标地去行动,例如:“你应该有所为而为,不要总是随波逐流。”
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目标导向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同义词: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目标明确 反义词:盲目、无目的、随波逐流、无意识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知行合一”的理念,即知识和行动应该相结合,有目的地去实践。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呼应,强调个人应该有目标和计划地去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理想。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决心、毅力和成功。它鼓励人们有目标地去行动,从而影响个人的思维和表达,使之更加积极和有成效。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他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有所为而为地学*新技能,最终成功转行,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将“有所为而为”融入到描述一个人追求梦想的诗句中: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有所为而为,
梦想终将成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夜晚的星空下,坚定地前行,背景音乐可以是激励人心的旋律,如《Chariots of Fire》,这样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强化了“有所为而为”的决心和动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th a purpose”或“with intent”,它们都强调了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有所为而为”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理解有目的的行动的重要性,还鼓励我在生活中有目标地去行动。通过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有意识地去规划和执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个人和职业目标。
朕闻凡事无所为而为者,谓之天理;~者,谓之人欲。
1. 【有】
2.
【所】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引证】
《诗·商颂·殷武》-有截其所。 、 《荀子·王霸》-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 、 《吕氏春秋·达郁》-必于无人之所。 、 《吕氏春秋·谨听》-僻远悠闲之所。 、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 《聊斋志异·促织》-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清·袁枚《祭妹文》-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组词】
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5.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