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8:45
事典:这个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种参考书籍,它详细记录了各种事实、数据、历史*、人物传记等信息。事典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全面的知识库,供读者查询和学。
事典这个词源于中文,由“事”和“典”两个字组成。在古代,类似的书籍被称为“类书”或“类纂”,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事典”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术语,用来指代包含广泛信息的参考书籍。
在*文化中,事典被视为知识的宝库,是学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它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术的追求。
事典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尊敬和好奇。它象征着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探索。
在我的学*过程中,事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每当我遇到不熟悉的概念或历史**,我都会求助于事典来获取详细的信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事典”:
在知识的海洋里,事典是航行的灯塔, 指引着求知者穿越无边的迷雾。
想象一本书,封面厚重,书页泛黄,每一页都充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翻阅时的沙沙声,是知识的声音。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encyclopedia”,它在西方文化中同样代表着知识的集合体。
事典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知识的集合,也反映了人类对知识的追求和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事典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理解和传达复杂的知识和信息。
1.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2.
【典】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 、 《尔雅·释言》-典,经也。 、 《易·系辞》-不可为典要。 、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左传·昭公十五年》-司晋之典籍。 、 丘迟《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 、 《后汉书·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组词】
药典;字典;释典、 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 典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