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9:53
“事出无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事情的发生是由于无可奈何的情况,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发生的事情。这个词汇强调了在某种无法改变或控制的情况下,人们只能接受现实并采取行动。
“事出无奈”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它是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形成的,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普遍心理状态。
在**文化中,“事出无奈”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命”与“运”的观念,即有些事情是人力无法改变的,人们应该接受并适应。
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让人联想到人们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无奈。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有多次遇到“事出无奈”的情况,比如在职业选择、家庭决策等方面,这种词汇帮助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接受现实的态度。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事出无奈”来描绘一个英雄在绝境中的选择,增添诗意的深度。
结合悲伤的音乐和描绘困境的图片,可以更好地传达“事出无奈”的情感和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ut of necessity”或“forced into a corn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无奈情感是相似的。
“事出无奈”这个词汇在表达无奈和接受现实的态度时非常有用,它帮助我们在语言中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而今我们匆匆进京去了,心下如割,却是事出无奈。
~,只得措置银子,……虽不致卖家掘产,也未免挪衣剥当。
1.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2.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奈】
如,如何。
【引证】
《礼记·曲礼下》-奈何去社稷也? 、 《史记·高祖本纪》-诸侯不从,奈何? 、 《韩非子·喻老》-无奈何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无可奈何。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亡奈何矣。 、 《淮南子·兵略训》-唯无形者,无可奈也。
这。
【引证】
《西厢记》-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