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2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29:48
“桐宫”一词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从字面上看,“桐”通常指的是桐树,而“宫”则指的是宫殿或宫廷。因此,“桐宫”可以理解为与桐树有关的宫殿或宫廷。
由于“桐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并不常见。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与桐树有关的宫殿,营造一种古典或神秘的氛围。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
同义词:桐殿、桐庭 反义词:(由于“桐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反义词可能不适用)
“桐宫”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文学作品或传说,它结合了“桐”和“宫”两个字,形成了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这个词汇可能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因为它并不常用。
在**传统文化中,桐树常常被赋予高雅和纯洁的象征意义。因此,“桐宫”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高贵或神秘的地方。在某些传说或故事中,桐宫可能是一个仙境或隐士的居所。
“桐宫”这个词可能会给人带来一种古典、神秘和宁静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殿、仙境或隐士的生活,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感觉。
由于“桐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并没有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桐宫”来营造一种古典和神秘的氛围:
桐宫深处,仙雾缭绕,
古木参天,岁月静好。
隐士抚琴,仙鹤翩跹,
一曲悠扬,梦回千年。
“桐宫”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座古老的宫殿,四周环绕着高大的桐树,清晨的雾气缭绕,鸟鸣声声,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
由于“桐宫”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在跨文化比较中,可能需要寻找具有类似文化内涵的词汇来进行比较。
“桐宫”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并在创作中灵活运用。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桐宫”这个词在我的语言学*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它让我对古代文学和传说有了更深的认识。
1.
【桐】
(形声。从木,同声。本义:木名,也名“荣”)。
树名 古书中多指梧桐科的梧桐,还有大戟科的油桐,玄参科的泡桐等。
【引证】
《说文》-桐,荣也。 、 《尔雅》。按,与梧同类而异,皮青而泽,荚边缀子如乳者为梧,亦谓之青桐。皮白,材中琴瑟,有华无实者为桐,亦谓之梧桐。-荣,桐木。 、 《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 、 《礼记·月令》-桐始华。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工之侨得良桐。
【组词】
桐人、 桐子、 桐木人、 桐花烟、 桐杖
2.
【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房屋形。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框象彼此连通的小窟,即人们居住的地方。本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指帝王之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宫,室也。 、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 《释文》-古者贵贼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 、 《礼记·内则》-父子皆异宫。 、 《诗·豳风·七月》-上入执宫功。 、 《易·系辞下》-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 《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 《墨子·号令》-父母妻子,皆同其宫。 、 《战国策·齐策》-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下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