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5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54:13
分毫析厘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分析到极细微的程度”。其中,“分毫”指的是极小的部分,“析厘”则是指分析到厘的单位,厘是古代长度单位,相当于现代的厘米的百分之一。整个成语强调的是对事物进行极其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在文学作品中,分毫析厘 常用来形容作者对细节的深入描写,如在描述自然景观或人物心理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科学研究、法律分析等,它则用来强调分析的精确性和细致性。
同义词: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反义词:粗枝大叶、马虎大意、草率从事
分毫析厘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度量衡的精确要求,反映了古代**人对精确度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强调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在文化中,分毫析厘** 体现了对完美和精确的追求,这与儒家文化中的“精益求精”精神相契合。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领域尤为重要。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严谨和认真。联想到了科学家在实验室中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及工匠在制作工艺品时的精细工艺。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毫析厘 的态度帮助我确保分析的准确性,避免因小失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分毫析厘,绘出世间万象,每一笔,皆是心血凝结。”
视觉上,分毫析厘 让我联想到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听觉上,则是实验室中精密仪器的滴答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down to the last detail" 或 "meticulous to a faul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对细节的极致关注。
分毫析厘 这个成语在我看来,不仅是对细节的追求,更是一种对完美的执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注重细节,力求精确,这对于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採,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辨白,分毫析厘者。
1.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2.
【毫】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畜》-未成毫狗。
【组词】
毫光、 毫芒、 毫黍、 毫眉
3.
【析】
(会意。从木,从斤。用斧子劈开木头。本义:劈,劈木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析,破木也。 、 《声类》-析,劈也。 、 《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 明·方孝孺《双桂轩铭》-扶桑可薪,析木可焚,是桂永存。
【组词】
析木、 析薪
4.
【厘】
(形声。从里,从“里”,表示与居住家居有关。本义:家福;幸福)。
同本义。
【引证】
《汉书·文帝纪》。如淳注:“福也。”-祠官祝釐。 、 《汉书·贾谊传》-上方受釐坐宣室。 、 扬雄《甘泉赋》。服虔注:“福也。”-逆釐三神者。
【组词】
恭祝新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