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9:24
“掩着”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用物体遮盖或用手等身体部位遮挡。基本含义是指遮蔽、掩盖或隐藏某物,使其不被看见或不被注意到。
“掩着”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掩”和“着”两个字组成。“掩”字古已有之,意为遮蔽、掩盖;“着”字在这里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在古代汉语中,“掩”常单独使用,现代汉语中则更多地与“着”结合使用,形成“掩着”这一表达。
在中华文化中,“掩着”常与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相关联。例如,在传统礼仪中,女性可能会掩着脸以示羞涩或谦逊。
“掩着”给人以遮蔽、保护的联想,有时也带有一定的神秘感或隐私感。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同情、好奇或保护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看到过孩子们在玩捉迷藏时掩着眼睛,以为自己看不见别人,别人也就看不见自己,这种天真无邪的行为让人感到温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掩着”:
月光下,她掩着脸庞,
泪珠在指缝间悄然流淌。
夜风轻拂,掩不住心中的哀伤,
只愿这夜,能掩去所有的过往。
视觉上,“掩着”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用手遮住脸部的画面,或是用布遮盖物品的场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轻柔的布料摩擦声或是手指轻触脸庞的细微声响。
在英语中,“掩着”可以对应为“cover”或“shield”,但其使用语境和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用手掩脸可能更多地与惊讶或尴尬相关。
通过对“掩着”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这个词汇在表达遮蔽、保护和隐藏等概念时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并恰当使用这类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我的沟通更加细腻和富有情感。
1.
【掩】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掩,敛也。小上曰掩。 、 《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掩练帛,广终幅。 、 《史记·司马相如传》-掩薄草渚。 、 《周髀算经》-空正掩日。 、 《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 、 清·方域《壮梅堂文集》-掩其上哉。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手巾掩口。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诚。
【组词】
掩圹、 掩心、 掩土、 掩面、 掩著
2.
【着】
(着为著的俗字)。
穿。
【引证】
《资治通鉴》-恂常私着胡服。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二刻拍案惊奇》-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
【组词】
着衣、 着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