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2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9:34
词汇“楷则”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可能需要从字面和构词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楷则”由两个汉字组成:“楷”和“则”。
结合起来,“楷则”可以理解为规范的准则或标准,类似于“典范”或“标准”。
由于“楷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事物的标准或典范。在专业领域,如书法、艺术评论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种艺术形式的规范。
“楷”字源于楷书,楷书是**书法的一种,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则”字则有规则、准则的含义,自古以来就有使用。
在**文化中,楷书被视为书法的基础,因此“楷则”可能被用来强调某种基础的、规范的重要性。
“楷则”给人一种稳重、规范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传统、权威和专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讨论教育、法律或艺术时使用到“楷则”这个词,用以强调规范和标准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笔走龙蛇间,楷则自成章。”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整齐划一的书法作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音乐或演讲。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standard”或“model”。
“楷则”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强调了规范和标准的重要性,对于维护秩序和提升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表达的精确性。
1.
【楷】
落叶乔木,木材可制器具,种子可榨油,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
【组词】
楷木、 楷床
2.
【则】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则,等画物也。 、 《尔雅》-则,法也;则,常也。 、 《管子·七法》-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 《周礼·大司马》-均守平则。 、 《周礼·太宰》-法则以驭其官。 、 《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掌则以逆都鄙之治。 、 《诗·大雅·庶民》-有物有则。 、 《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组词】
则天、 则度、 则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