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4:35
*孤军旅*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支孤立无援的军队,力量弱。基本含义是指在军事或竞争环境中,一个团队或个体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力量相对较弱。
在文学作品中,*孤军旅** 常用来形容主角在逆境中的坚持和勇气,如在战争小说中描述一支小部队对抗强大的敌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比喻任何在困难中坚持的个人或小团体。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战略分析中,这个词汇用于描述战术上的不利位置。
同义词中,孤立无援 强调的是缺乏支持和帮助,**势单力* 强调力量不足,寡不敌众** 强调数量上的劣势。反义词则分别强调力量强大、人数众多和团结一致。
*孤军旅**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军事用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非军事领域,用来形容任何在困难中坚持的个人或团体。
在文化中,孤军*旅** 常常与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联系在一起,这种精神在许多历史故事和现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同情。联想到了那些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尽管力量*弱但依然勇敢前行的人们。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次我负责的项目团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就像是一支孤军*旅,但最终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创新,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暴的中心,孤军*旅,
不屈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尽管世界如铁,我们的心,
如火,燃烧在无尽的夜。
想象一支小部队在广阔的战场上,面对着数量庞大的敌人,这种场景可以通过电影中的战斗场面来视觉化。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战鼓和号角的声音,增强孤军*旅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 small force against a large army" 或 "outnumbered and outgunn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孤立和力量*弱的意思是相似的。
*孤军旅** 这个词汇不仅在军事上有其特定的含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个有力的比喻,用来形容在困难中坚持的个人或团体。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在逆境中的坚持和勇气。
敌人想欺我~,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
3. 【薄】
4.
【旅】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表示旌旗;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
军队编制单位。上古一般以五百人为旅,齐制二千人为旅。现代指师以下的单位,基本上由司令部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或大队组成的战术和行政单位。
【引证】
《说文》-旅,军之五百人为旅。 、 庾信《哀江南赋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 、 《孙子·谋攻》-全旅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