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6:30
孤冷: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或环境的孤独和冷漠。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处于孤独的状态,周围环境或人际关系缺乏温暖和热情。
“孤冷”一词在中文中由“孤”和“冷”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孤独和冷漠。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组合起来形容一种孤独且冷漠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形容人,也用于形容环境和氛围。
在**传统文化中,“孤冷”可能与文人墨客的孤独情怀有关,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表达了一种孤冷而超脱的心境。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与快节奏生活下的孤独感和人际关系的疏离有关。
“孤冷”这个词给人一种凄凉和寂寞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寒冷的冬夜、孤独的身影和冷漠的人际关系。它唤起了一种对温暖和理解的渴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感受到孤冷,那时我独自一人坐在火车上,窗外是漆黑的夜,车厢内人们各自忙碌,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和冷漠。
诗歌: 孤冷的月光下, 我独自徘徊, 心中的温暖, 被夜风吹散。
在英语中,“孤冷”可以对应为“lonely and cold”,但在表达上可能更倾向于使用“isolated”和“chilly”等词。不同文化对孤独和冷漠的感知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
“孤冷”这个词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语境应用。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温暖和联系的内在需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孤冷”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氛围。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