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1:27
捧持 的字面意思是用双手托住或抱住某物,使其保持稳定或安全。基本含义可以扩展为支持、维护或珍视某人或某物。
“捧持”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捧”字意为双手托住,“持”字意为保持或持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从字面上的物理动作延伸到抽象的支持和维护。
在**文化中,“捧持”常与尊敬和礼仪相关联,如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会被新郎捧持着进入婚车,象征着对她的珍视和保护。
“捧持”一词给人以温暖和安全感,联想到珍视和保护的情感。它让人想到家庭、友情和爱情中的支持和关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朋友在困难时期被周围人捧持,这种支持最终帮助他度过了难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捧持”:
捧持着晨曦的温柔, 我在寂静的湖边漫步, 心中的希望,如露珠般晶莹。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晨光中捧持着一本书,周围是宁静的自然景色。这种场景带来宁静和学*的愉悦感。
在英语中,“捧持”可以对应为“hold with care”或“cheris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了对某物的珍视和保护。
“捧持”是一个富有情感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动作,还传达了支持和珍视的情感。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1.
【捧】
(形声。从手,奉声。本义:两手承托。古多作“奉”)。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捧,两手承也。 、 《穆天子传》。注:“捧,两手持也。”-捧馈而哭。 、 《后汉书·朱浮传》-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 、 晋·干宝《搜神记》-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组词】
捧戴、 捧脚、 捧檄、 捧头鼠窜、 捧茗
2.
【持】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持,握也。 、 《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 、 《国语·越语》-有持盈。 、 晋·干宝《干将莫邪》-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 《战国策·燕策》-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组词】
持仗、 持斧操斤、 持笔;持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