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5:47
“得窥门径”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得以窥见进入某个领域的途径或方法”。基本含义是指初步了解或掌握了一门知识或技能的入门方法,但尚未深入或精通。
“得窥门径”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于对知识和技能探索的比喻。在古代,门径指的是进入某个地方的入口,因此“得窥门径”即指找到了进入某个领域的途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学和探索被视为重要的个人发展途径。因此,“得窥门径”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学过程中的初步成就,鼓励人们不断探索和学。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象征着进步和希望。在联想上,它让人想到一个人站在知识的门口,准备迈入新的世界。
在我的学经历中,每当我开始学一门新课程或技能时,我都会努力寻找“得窥门径”的感觉,这让我感到充满动力和期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我得窥门径,星光指引我,探索未知的深渊。”
视觉上,这个成语让人联想到一扇半开的门,门后是未知的领域。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探索时的脚步声和心跳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et a foot in the door”,意思是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取得初步的立足点。
“得窥门径”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描述学过程中的初步成就,也激励我不断探索和学新知识。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价值。
1.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2.
【窥】
(形声。从穴,规声。本义:从小孔或缝里看)。
暗中察看。亦泛指观看。
【引证】
《说文》-窥,小视也。 、 《孟子·滕文公下》-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 、 《论语·子路》-窥见室家之好。 、 《史记·管晏列传》-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 唐·柳宗元《三戒》-蔽林间窥之。
【组词】
窥觑、 窥瞰、 窥欲
3.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4.
【径】
(形声。从彳(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径,步道也。 、 《字林》-径,小道也。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礼记·月令》-审端径术。 、 《礼记·曲礼》-送丧不由径。 、 《论语》-行不由径。 、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 、 《离骚》-夫惟捷径以窘步。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 、 唐·杜甫《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
【组词】
径术、 径路、 径逾、 径行、 径界、 径畛